军工企业爆雷!董事长被抓,立航科技要凉?
立航科技董事长被立案调查:内忧外患下的业绩泥潭
突发事件:董事长刘随阳被立案调查及留置
深陷业绩泥潭的立航科技,近日再遭重击。3月21日,公司发布公告,宣布其实际控制人、董事长刘随阳因涉嫌违法,已被相关部门立案调查并采取留置措施。这一突如其来的消息,无疑给这家本就面临经营困境的军工企业蒙上了一层阴影。
公司应对:指定董事暂代董事长职责,强调日常运营稳定
公告显示,鉴于刘随阳在留置期间无法正常履行董事长职责,公司董事会已紧急启动应急机制。经过半数以上董事的共同推举,决定由董事万琳君在刘随阳缺席期间,代为履行公司董事长及董事会专门委员会委员的相关职责。
为了稳定市场情绪,立航科技在公告中强调,公司拥有完善的组织架构和规范的治理体系,已对相关事项做了妥善安排。截至公告披露日,公司其他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均正常履职,公司控制权未发生变化,公司及子公司的日常经营情况正常,各项业务也在稳步推进中。公司试图以此表明,此次事件不会对公司的日常运营产生重大影响。
市场疑虑:董事长被查引发合规经营和未来发展的担忧
然而,董事长被立案调查的消息,仍然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和担忧。通常情况下,董事长是公司稳定运营和发展的重要保障,其涉嫌违法被调查,难免会让投资者对公司的合规经营状况、内部控制以及未来发展走向产生质疑。
潜在风险:大规模限售股解禁或加剧市场减持套现担忧
更值得注意的是,就在不久前,立航科技刚刚迎来首次公开发行限售股的解禁潮,解禁股份高达5120.77万股,占总股本比例达65.73%,其中就包括刘随阳所持股份。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在此敏感时刻,董事长被调查,可能会加剧市场对大规模减持套现的担忧,进一步打压股价。
业绩困境:退市风险警示阴影笼罩
业绩预警:2024年预计巨额亏损,营收不达标
事实上,在董事长被立案调查之前,立航科技早已深陷业绩泥潭。1月22日,公司发布2024年业绩预告,预计全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将在-9400万元至-6800万元区间,年度营业收入预计在2.73亿元到2.93亿元之间。这意味着公司不仅面临巨额亏损,营业收入也将低于3亿元。
退市风险:或因财务指标不达标而面临退市风险警示
由于立航科技已满足《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第9.3.2条(一)所规定的“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利润总额、净利润或者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孰低者为负值且营业收入低于3亿元”的情形,公司在1月23日和2月28日接连发出预警,称公司股票在2024年年报披露后,极有可能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股票简称前加“*ST”)。 这意味着立航科技正站在退市的悬崖边上,或将成为军工板块首家因财务指标不达标而“披星戴帽”的企业。
公司解释:行业环境、产品降价导致盈利能力下降
对于业绩大幅下滑的原因,立航科技解释称,主要受主营业务受行业市场环境因素影响,部分业务产品价格下降,导致毛利率较低,盈利能力下降。
公司概况:航空领域的重要供应商
主营业务:覆盖航空地面保障、试验检测等多个领域
公开资料显示,立航科技专注于航空领域,业务覆盖飞机地面保障、试验检测设备、工艺装备、零件加工及部件装配的研发、设计、制造与销售。公司是国内航空工业的重要供应商之一,在行业内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上市之路:2022年登陆A股市场
2022年3月,立航科技成功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开启了在资本市场的征程。上市之初,公司曾被寄予厚望,希望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实现快速发展和转型升级。
业绩下滑:上市后净利润持续亏损
2022年业绩:营收增长但净利润大幅下滑
然而,上市后,立航科技的业绩表现却未能达到预期,反而陷入了持续亏损的泥潭。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70亿元,同比增长21.2%,但归母净利润仅为3509.48万元,同比大幅下降49.73%。同时,公司的毛利率也从2021年的48.57%降至2022年的42.43%。净利润下滑的主要原因被归结为行业竞争加剧以及成本上升。
2023年业绩:营收、净利润双双大幅下降,毛利率骤减
到了2023年,立航科技的业绩下滑态势更为显著。全年营业收入约为2.35亿元,同比下降36.55%,归母净利润亏损约6831.02万元,迎来了上市后的首次亏损。毛利率更是进一步降至13.82%,相较于2021年的48.57%,大幅减少了34.75个百分点。
公司解释:客户降本、交付延迟等因素影响
立航科技将业绩下滑归咎于多重因素,包括受客户降本因素影响,产品毛利率下降,公司盈利能力下降;以及公司主要产品地面保障设备受主机厂交付计划节点进度影响,交付数量相比同期减少,产品销售结构发生变化,导致净利润下降。
未来展望:立航科技能否走出困境?
前景不明:董事长被查加剧困境,未来发展充满变数
如今,董事长被立案调查无疑给本就艰难的立航科技雪上加霜。内忧外患之下,未来,立航科技能否有效改善经营状况,提升盈利能力,逐步重回正轨,仍然充满变数。公司将如何应对当前的困境,重塑市场信心,避免退市风险,将是摆在管理层面前的一道难题。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